质谱图中影响离子断裂的主要因素
            实验室k / 2019-08-06 
                           当轰击电子的能量较大时,分子离子就要发生裂解。由于各种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及裂解的方式不同,所以,产生碎片离子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在裂解过程中,若电子向两边转移,即一个σ键的两个电子各自回到自己的原子上,这种裂解称为均裂(homolysis),用鱼钩形符号.jpg) 表示;若两个电子同时转向一边,称为异裂(heterolysis)。用弯箭头符号
表示;若两个电子同时转向一边,称为异裂(heterolysis)。用弯箭头符号.jpg) 表示。
表示。
       如苯甲酸
       在上式的第Ⅰ步裂解过程中,苯甲酸羰基碳原子上的自由电子,同氧原子上的一个孤电子形成第三键,成为苯甲酰基正离子,为均裂。在第Ⅱ步裂解过程中,两个电子同时转向羰基。苯甲酰基离子失去一个不带电的中性碎片CO,形成苯基离子,这一过程为异裂。
       一个分子的质谱图由许多峰组成,这些峰的强度不一。这主要是由于离子的某些键的断裂可能性不同,同时也由某些碎片的结构稳定性而决定。
       化学键的相对强度    有机化合物分子有时含有单键和重键,并且成键的元素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它们的键能有强弱的差别,这些差别决定了分子的断裂过程。
有机化合物中某些键能(kcal/mol)*
    
        
            | 元素 | 单键 | 双键 | 叁键 | 
        
            | C—C C—N C—O C—H C—F C—Cl C—Br C—I | 82.6 72.8 85.5 97.8 116 81 68 51 | 145.1 147 179 
 
 
 
 
 | 199.6 212.6 
 
 
 
 
 
 | 
    
    * 1kcal=4184.0J
       键能愈低,愈容易断裂,在质谱图中所形成的离子峰相对强度也愈大。如:从键能看,C—F>C—Cl>C—Br>C—I,在质谱图中所出现的M—Z+峰的强度,为M—F<M—Cl<M—Br<M—I。
       空间因素    在很多重排反应中,一般需要经过大小不一环(4~7元环)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合适的立体构型,才能进行基团或原子的转移。
       例:α-己醇-D氢取代的两个“差向异构体”经六元环过渡重排消除失水。
       同位素标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