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原料科技-999化工商城欢迎您 化学试剂销售咨询:0598-7509639,或加QQ339904316 微信咨询:w999gou |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学文章 >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三乙基氯化锡

相关商品

三乙基氯化锡


999化工商城 / 2021-03-24

 三乙基氯化锡

三乙基氯化锡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三乙基氯化锡
化学品英文名:chlorotriethyl stannane;triethyltin chloride
化学特性:三乙基氯化锡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C6H15ClSn分子量241.33700,CAS号: 994-31-0为透明无色至淡琥珀色溶液,密度1,44 g/cm3沸点206°C熔点146-147°C闪点97°C,对空气敏感,溶于乙醇、乙醚、己烷和四氢呋喃,不溶于水。
产品用途:1.三乙基氯化锡用于有机合成,与三乙基铝混合可用作火箭推进系统双组分点火物。 与三叔丁氧基氢化锂铝一起用作还原剂,裂解醚类和环氧烷类化合物;用作伯醇、仲醇的脱氧;烯烃聚合催化剂;燃料添加剂;喷气发动机、火箭的点火剂。
2.三乙基氯化锡选择性醇醛缩合反应。酮的a一烷化。 
3.三乙基硼最大用途是作为一个自由基引发剂,不但能在低温 (–78 oC) 下引发反应,还能为自由基反应带来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同时,三乙基硼也能用于非自由基反应,如促进钯催化的亚甲基化合物、氨与不活泼烯丙醇的三组分Michael-羟醛缩合烯丙基化反应等。 三乙基硼作为自由基引发剂能够用于对映选择性合成天然产物丁内酯 (式1) 。反应首先发生路易斯诱导的自由基加成,进而得到最终产物。 三乙基硼与氧气组合还能实现不需要锡参与的分子内烷烃自由基对醛和酮的加成反应,如ω-碘代醛在10倍三乙基硼诱导下能有效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 (式2) ,ω-碘代酮则在20倍三乙基硼诱导下也能高产率得到成环产物 (式3)。 三乙基硼还能用于炔烃和烯烃的氢铟化反应 (式4) 。反应生成的烯基铟能与卤代芳烃或其它亲电试剂的一步交叉偶联反应。 三乙基硼还能代替金属试剂实现串联Michael-aldol反应,高产率合成α-烷基-β-羟基酮衍生物 (式5) 。 在钯试剂催化的活泼亚甲基化合物与不活泼烯丙醇间的烯丙化反应中,三乙基硼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即活化烯丙醇的C-O键 (式6) 。 在自由基控制的化学选择性THF自由基与醛和亚胺的三组分加成反应中,三乙基硼能选择性得到THF对醛的加成产物 (式7) 。
生产方法:在装有汞封搅拌器,回流冷冶器,滴液漏斗和导气管的磨口1升三颈烧瓶中,放入72克(3.0克原子)镁屑和250毫升无水丁醚。在氮保护下慢慢滴加500毫升含327克(3.0摩尔)嗅乙烷的无水丁醚溶液以制成格氏试剂。反应开始很激烈,须将烧瓶浸于冷水浴中冷却,然后在4小时内滴加400毫升含61克0.9摩尔)三氟化硼的丁醚溶液。之后,在70℃加热2小时,(反应完后,把冷凝器换成磨口玻璃塞,而未封搅扑器贝ij换成短分馏往。这样改变装置要在快速通氮中很快进行,以避免混合物暴露于空气中)。直接蒸馏反应混合物,收集94---97℃的馏分,得粗三乙基硼65克(74%)。 
纯化时,可将粗产物与稍稍过纽的氨反应以生成配合物。此配合物在高真空下蒸锣后,与稍稍过量的干燥化氢作用,游离出三乙慕硼。再蒸馏,收集在-40℃的冷肼中。
企业名称: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西陇中街1-3号
邮 编: 515064 传 真: 0754-82481768
企业应急电话:400-7788689
电子邮件地址:339904316@qq.com
网站地址:https://www.999gou.cn/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三乙基氯化锡 994-31-0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进入体内后,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初为阵发性,后为持续且剧烈,常有头晕、精神萎糜、乏力、多汗,食欲减退,可伴有恶心,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等。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慢性影响可有神衰综合征。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燃烧分解时, 放出有毒的刺激性氯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氧化锡。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防毒服。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连衣式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 PC-TWA(mg/m3): 0.05[皮]
PC-STEL(mg/m3): 0.1[皮] TLV-C(mg/m3): -
TLV-TWA(mg/m3): 0.1[按Sn计] TLV-STEL(mg/m3): 0.2[按Sn计]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连衣式防毒衣。
手 防 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值: 无资料 熔点(℃): 10
沸点(℃): 210 相对密度(水=1): 1.43(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资料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在工业上用作电缆、油漆、造纸、木材等的防霉剂。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氯化氢、氧化锡。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大鼠急性中毒引起进行性软弱和瘫痪。兔在死亡前出现严重的抽搐症状。小鼠给药后1-2min出现明显兴奋症状,如跳跃、乱窜、群集等,然后转入抑制状态,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LD50:
大鼠腹膜腔LD50(mg/kg): 5
LC50:
刺激性: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主要引起震颤,或进行性肌无力,造成后肢拖曵等。
致突变性:DNA抑制:家兔细胞10 ug/L 。
致癌性:美国工业卫生会议(ACGIH):未分类为人类致癌物。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车船必须彻底清洗、消毒,否则不得装运其它物品。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2021年3月24日
填表部门:      研发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暂无
 

下一篇:马来酸二正丙酯
上一篇:三乙基硼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
配送方式
货物签收
化工运输方式
售后服务
退换货原则
销售条款
购物指南
注册新会员
订购方式
购买需知
支付方式
关于我们
先河原料科技
品牌文化
经营资质
营业执照
扫999化工微信下单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