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讨论了分子内相邻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 化学键是决定分子性质的主要因素,但是单从化学键的角度,还不能说明物质的全部性质。如水的三态变化,从 g→l→s,表明除了化学键以外,分子和分子之间也存在作用力-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是决定物质的熔点、沸点、熔化热、汽化热、溶解度、表面张力、黏度等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

| 物质 | 偶极矩μ/C·m | 分子空间构型 | 物质 | 偶极矩μ/C·m | 分子空间构型 | 
| H₂ | 0 | 直线型 | H₂S | 3.07×10⁻³⁰ | V字形 | 
| CO | 0.33×10⁻³⁰ | 直线型 | H₂O | 6.24×10⁻³⁰ | V字形 | 
| HF | 6.40×10⁻³⁰ | 直线型 | SO₂ | 5.34×10⁻³⁰ | V字形 | 
| HCI | 3.62×10⁻³⁰ | 直线型 | NH₃ | 4.34×10⁻³⁰ | 三角锥形 | 
| HBr | 2.60×10⁻³⁰ | 直线型 | BCI₃ | 0 | 平行三角形 | 
| HI | 1.27×10⁻³⁰ | 直线型 | CH₄ | 0 | 正四面形 | 
| CO₂ | 0 | 直线型 | CCI₄ | 0 | 正四面形 | 
| CS₂ | 0 | 直线型 | CHCl₃ | 3.37×10⁻³⁰ | 四面体 | 
| HCN | 9.64×10⁻³⁰ | 直线型 | BF₃ | 0 | 平面三角形 | 


| 分子 | 极化率/C·m²·V⁻¹ | 分子 | 极化率/C·m²·V⁻¹ | 
| He | 0.227×10⁻⁴⁰ | HCI | 2.85×10⁻⁴⁰ | 
| Ne | 0.437×10⁻⁴⁰ | HBr | 3.86×10⁻⁴⁰ | 
| Ar | 1.81×10⁻⁴⁰ | HI | 5.78×10⁻⁴⁰ | 
| Kr | 2.73×10⁻⁴⁰ | H₂O | 1.61×10⁻⁴⁰ | 
| Xe | 4.45×10⁻⁴⁰ | H₂S | 4.05×10⁻⁴⁰ | 
| H₂ | 0.892×10⁻⁴⁰ | CO | 2.14×10⁻⁴⁰ | 
| O₂ | 1.74×10⁻⁴⁰ | CO₂ | 2.87×10⁻⁴⁰ | 
| Cl₂ | 5.01×10⁻⁴⁰ | CH₄ | 3.00×10⁻⁴⁰ | 
| Br₂ | 7.15×10⁻⁴⁰ | C₂H₆ | 4.81×10⁻⁴⁰ | 
对于极性分子来说,本身就存在着偶极,这种偶极称为固有偶极或永久偶极。在外电场的 作用下,极性分子正极一端将转向负电极, 负极端转向正电极,见图4-28, 这一过程称作分 子的定向极化。而且在外电场的进一步作用下, 产生诱导偶极,分子的偶极为固有偶极和诱导偶极之和,分子的极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