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的天坑的化学故事
- 天坑是对喀斯特地貌中出现的深坑的一种专属名称。天坑一般出现在碳酸盐岩层中,从地下通向地面,四周岩壁峭立。天坑要比地陷洞深得多,大多为几百米,而地陷洞的深度一般只有儿米,最深的也不过几十米。直至2010年,地球上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三分之二分布在中国。在我国,比较著名的天坑有广西乐业县大石周天坑和重庆小寨天坑。
- 古罗马帝国灭亡之谜
- 古罗马帝国曾经称霸一时,然而,鼎盛期仅100多年的古罗马很快就走向灭亡了。
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认为罗马帝国是铅污染的牺牲品,因为在古罗马人的残骸中含有大量的铅。科学家们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古罗马贵族惯用铅制器皿(瓶、杯、壶等)和含铅化合物的化妆品,从而导致慢性中毒死亡。古罗马帝国的平民虽说不能享用高级的铅器皿,又不使用化妆品,但古罗马人曾经拥有古代人类最先进的供水和排水系统,而当时用于输送饮水的管道也是用铅做的。古罗马人的饮水中的二氧化碳与铅发生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酸式碳酸铅,其中的铅离子进
- 银制品为什么会变黑
- 银制品为什么会变黑,并失去光泽呢?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
1902年2月.拉丁美洲马堤尼克岛发生了了一件怪事:几天之内,岛上所有的达官贵人家的银元、银器和银制品全部因失去了光泽而变黑,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这些人惶惶不可终日,他们只能面对这些变黑的财宝干着急,却没有一点办法。
岛上的火山爆发了,后来化学家们发现了这个秘密原来在那以前,岩家假盘,那放出大量的火山气,火山气里含有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很反应生成了黑色的硫化银从而使银器变黑。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没
- 定性反应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 并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用于定性分析,只有那些具有特殊现象的,我们的感官能察觉这种现象的反应才能用于定性分析。这样的反应叫做定性反应。与检出物质起反应的物质叫做试剂。通常利用的现象是:(1)溶液的颜色改变;(2)沉淀的生成或溶解;(3)产生气体。
- 从硝酸银到摄影术的发明
- 如果不小心把硝酸银(AgNO3)弄到脸上,第二天你会发现溅到硝酸银溶液的地方出现了点状、黑里带棕的色斑,但这色斑不会在脸上久驻,短则四五天,长则半个月就会渐渐褪去。
- 定性分析的任务和方法是什么?
- 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中所含有的组分。对无机定性分析来说,这些组分通常表示为元素或离子,而在有机分析中,所鉴定的通常是元素,官能团或化合物。这里主要讨论无机定性分析。为了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可以利用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或者分子具有的各种特殊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根据所利用的性质不同,可将定性分析分为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和物理化学分析法。
- 化学故事一一乒乓球里的秘密
- 乒乓球的大小有明显的条件限制,国际乒乓球联合会(ITIF)规定:自2000年10月1日起,以直径40毫米的大球取代原来直径38毫米的乒乓球。
乒乓球的弹跳高度也有严格的规定,让球从30.5厘米的高度向一个铁块自由下落,其反弹的高度必须介于23.5到25.5厘米之间。
乒乓球与球拍相接触时的速度达170千米/小时,其平均的飞行速度约120千米/小时。
乒乓球在扣杀的时候要承受1万牛顿的力,该力的大小相当于人举起1000千克的重物时所需的力。
-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分析化学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例如五十年代由于原子科学的发展建立了放射化学分析法;六十年代半导体技术的兴起,纯物质的分析方法得以建立;七十年代由于环境科学和宇宙科学的发展,引起痕量分析、超微量分析以及遥测分析方法的建立,八十年代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需要,对分析化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由于各学科的发展也不断的为分析化学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使分析化学的发展正在向着仪器化、自动化方向前进。
-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 化学分析法是以被测物质和某种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为依据的分析方法。如定性分析中,许多分离和鉴定反应,就是根据被测组分在化学反应中生成沉淀或溶解,产生气体或生成有色物质的性质变化而进行的。在定量分析中,化学分析法主要有,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 镜子与水银的化学故事
- 说起镜子,也有它的历史。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青铜镜子。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里所说的“以铜为镜”指的便是青铜镜。在描写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木兰辞里,有一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镜也是指青铜镜。从青铜镜到玻璃镜,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