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钠-15N
中文名 亚硝酸钠-15N
英文名 Sodium nitrite-15N
别 称 氮-15亚硝酸钠、氮-15亚钠
分子式:NaNO2
分子量:68.99530
CAS号:7632-00-0
化学特性
亚硝酸钠是一种为无机盐,无色透明结晶、白色颗粒或粉末。 无臭。味咸微苦。在潮湿空气中略吸湿。本品1g溶于1.1ml水、0.6ml沸水、125ml乙醇、52ml沸乙醇、3470ml无水乙醇、300ml无水甲 醇。当溶解于水时其溶液温度降低,溶液呈中性。相对密度2.26。熔点308℃。有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世上最大的硝酸钠矿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可由下列化学式合成: NaOH(aq) + HNO3(aq) → NaNO3(aq) + H2O(l)硝酸钠加热至380℃分解产生亚硝酸钠和氧气 。 硝酸钠具有氧化性,可与铅共热反应产生亚硝酸钠和氧化铅。还在常温下将氢碘酸氧化成碘单质并形成一氧化氮:
2NaNO3 + 8HI = 2NaI + 3I2 + 2NO↑ + 4H2O
硝酸钠溶液中引入氢离子后会表现出硝酸的特性:
4NaNO3 + 4H2SO4 →(加热)4NaHSO4 + 4NO2↑ + O2↑ + 2H2O
NaNO3(aq) + 3FeCl2 + 4HCl →(加热) NaCl+ 3FeCl3 + NO↑ + 2H2O
将硝酸钠与氧化钠置于银坩埚中以700°C加热,大约7天后,会生成白色晶体原硝酸钠(Na3NO4),它对水蒸气及二氧化碳十分敏感。 硝酸钠为腌制盐的成分之一。
质检信息
质检项目 指标值
含量,% ≥99%
PSA: 52.49000
LOGP: 0.25060
物理特性
熔 点 306.8℃
沸 点 380 °C, 分解
水溶性 91.2 g/100 mL (25 °C)
密 度 2.257 g/cm3
外 观 白色粉末或者无色晶体
闪 点 不可燃
(本品不是该图片)
亚硝酸钠视频直播
亚硝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亚硝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sodium nitrite
企业名称: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企业地址:广东省汕头市潮汕路西陇中街1-3号
邮 编: 515064 传 真: 0754-82481768
企业应急电话:400-7788689
电子邮件地址:339904316@qq.com
网站地址:https://www.999gou.cn/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亚硝酸钠 7632-00-0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5.1类 氧化剂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亚硝酸钠毒作用为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紧迫感以及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粘膜明显紫绀。严重者血压下降、昏迷、死亡。
接触工人手、足部皮肤可发生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助燃。与可燃物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可燃物的混合物能燃烧和爆炸,并放出有毒和刺激性的氧化氮气体。与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的混合物会爆炸。加热或遇酸能产生剧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亚硝酸钠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如木材、纸、油等)接触。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大量泄漏: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 TLV-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m3):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密闭型防毒服。
手 防 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细结晶,无臭,略有咸味,易潮解。
pH值: 无意义 熔点(℃): 271
沸点(℃): 32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1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乙醚。
用途:亚硝酸钠用于染料、医药等的制造,也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强酸、铵盐、可燃物粉末或氰化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氮氧化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大鼠经口LD50(mg/kg): 180 小鼠经口LD50(mg/kg): 175
兔经口LD50(mg/kg): 186
LC50:
大鼠吸入LC50(mg/m3): 5.5 mg/m3/4H
刺激性: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属250 ug/皿。程序外DNA合成:人HeLa 细胞6 mmol/L。DNA抑制:人成纤维细胞2000 ppm。DNA损伤:小鼠淋巴细胞105 mmol/L。细胞遗传学分析:猴肝265 mg/L。
致畸性:大鼠孕后10-19天,腹膜腔内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400mg/kg,致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血液和淋巴系统发育畸形(包括脾和骨髓)。小鼠多代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480mg/kg,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致癌性:大鼠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2190 gm/kg/2Y(连续性),按照 RTECS 标准可致胃肠道肿瘤。小鼠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0)2149 mg/kg,按照 RTECS 标准可致肺、胸部或呼吸道肿瘤。大鼠经口给予91 gm/kg/2Y(连续性),可致皮肤及附属组织肿瘤、睾丸肿瘤。大鼠经口给予100 gm/kg/2Y(间断性),致肝肿瘤。大鼠经口给予27300 mg/kg/273天(连续性),致肾、输尿管、膀胱肿瘤。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把倒空的容器归还厂商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51525
UN编号:1500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标志:氧化剂
包装方法: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危险化学品名录。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填表时间: 2022年6月18日
填表部门: 研发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暂无
产品用途:
亚硝酸钠用作制造偶氮染料、织物染色的媒染剂、漂白剂、金属热处理剂和制药工业。
生产方法
1.吸收法 用相对密度为1.24~1.30的纯碱溶液吸收硝酸盐或硝酸生产中排出的含有0.5%~1.5%NO和NO2混合气的尾气,中和液中NaNO3/NaNO2的含量可用尾气中N02/NO的比例来控制。同时在中和液中加入硝酸,将NaNO2转化为NaNO3: 转化后的中和液用纯碱溶液中和至游离碱在0.3g/L以下,在132℃时吸收液蒸发浓缩,然后冷至75℃结晶,经分离、干燥即得产品。
2.复分解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粉碎的工业硫酸钠、50%~52%的硝酸钙溶液和循环的硝酸钠溶液,在50~55℃下搅拌反应3~4h;然后过滤,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分离、干燥得产品,母液循环使用。
3.直接提取法 将钠硝石矿破碎至一定粒度,用淡水(或卤水)喷淋堆浸,得到一定浓度的硝酸钠卤水,经冷硝分离芒硝,把卤水送入盐田中进行日晒蒸发,待有钠硝矾(NaNO3·Na2SO4·H2O)晶体出现时,经过滤,副产氯化钠后的卤水,继续进行日晒蒸发,得到含有钠硝矾的半成品。然后将半成品用一定量的卤水(或结晶母液)加热溶解,过滤除去杂质,滤液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制得硝酸钠成品。母液返回用于加热溶解半成品。
4.将48kg纯水加到200kg工业品硝酸钠中,充分搅拌2~3h,离心甩干,除去可溶性杂质,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甩干后,每100kg晶体约加70kg热纯水,使其全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应澄明清亮。将滤液直接用火加热浓缩,至体积减少到原来的1/2时,即有大量结晶出现 ( 此时应多加搅拌,以免晶体粘附于盆底,受热过度而分解) 。取出晶体,离心脱水,用蒸馏水细流冲洗2~3次后再甩干,即可得化学纯级硝酸钠成品。脱水后的母液和洗液可循环处理,反复4~5次。母液可弃去,但在处理前应用5%的硝酸银溶液去除氯离子。上述方法得到的成品硝酸钠,若要使亚硝酸盐不超0.0005% ,可将成品硝酸溶解在热纯水中,按计算量加入硝酸铵,一起煮沸2h,以除去亚硝酸钠:趁热过滤,滤液冷却至室温,抽滤析出的结晶,用少量纯水洗涤2~3次,甩干后即可得优级纯硝酸钠。母液和洗涤水可多次使用(10~12次),以提高产率。
5.合成方法 利用硝酸与纯碱或烧碱进行反应制取硝酸钠。反应式如下:
6.离子交换法 以Nacl和NH4NO3为原料,分别配成一定含量的溶液,经过精制之后,令这两种溶液先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床,制得硝酸钠和氯化铵溶液,再分别进行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包装,得到产品硝酸钠和副产品氯化铵。利用此法生产的硝酸钠纯度高,可达试剂级水平。此外,还可利用天然智利硝石,经水淬取、过滤、浓缩、结晶等步骤后制得硝酸钠。
产品信息 [重量] 500g [颜色] 白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危险化学品
用户名 | 购买数量 | 购买时间 | 订单状态 |
匿名用户 | 1 | 2025-03-04 22:07:42 | 成交 |
匿名用户 | 1 | 2025-03-04 22:06:25 | 取消 |
匿名用户 | 1 | 2024-11-05 15:32:18 | 取消 |
匿名用户 | 1 | 2024-10-28 5:04:03 | 取消 |
匿名用户 | 1 | 2024-10-27 18:11:44 | 成交 |
东西非常板正,好评
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