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碱 (carnitine),或音译卡尼丁,是一种类氨基酸,属于季铵阳离子复合物,可以透过生物合成方法从赖氨酸及蛋氨酸两种氨基酸合成产生。肉碱存在有两个立体异构:包括有生物活跃的L-肉碱,以及其非生物活跃的对映异构体D-肉碱。以化学方式合成,同时存在L和D两种肉碱的化合物,则一般以“DL-肉碱”的形式标示。在中国大陆,L-肉碱有一个更常见的商品名称:左式肉碱或左旋肉碱。 左式肉碱最初是以黄粉虫的生长因子而被发现,当时曾被命名为“维生素Bt”。在生物的细胞里,当脂肪新陈代谢产生能量时,左式肉碱是把脂肪酸从胞质溶胶运送到线粒体内所必需的,以防止脂肪酸积聚在细胞内。在世界各地,左式肉碱经常都被包装成为营养补充剂而售卖,并声称能够帮助燃烧脂肪,帮助减肥。
左旋肉碱中文名称:左旋肉碱英文名称:L-Carnitine别名:L-肉毒碱;(R)-3-羧基-2-羟基-N,N,N-三甲基-1-丙铵基氢氧化物;L(-)-肉碱;D-肉毒碱;左卡尼汀;L-肉碱;L-肉毒碱内盐;维生素BT;卡尼汀;(R)-3-羟基-4-(三甲基胺基)丁酸盐;分子式: C7H15NO3分子量: 161.2CAS编号:541-15-1危险性质: 危险化学品
质检信息质检项目 指标值含量,% ≥98.0Psa: 60.36Logp: -1.8065
产品用途左旋肉碱用作生命科学;食欲增进剂;药物、营养保健品、功能饮料、饲料添加剂。L-肉碱是我国新批准使用的动物营养强化剂。主要用于强化以蛋白质为基础的添加剂,可促进脂肪的吸收和利用。D型和DL型无营养价值。使用量为70-90mg/kg。(以L-肉碱计,1g酒石酸盐相当于0。68gL-肉碱)。
化学性质左旋肉碱又称维生素BT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其结构像氨基酸,为淡红黄色结晶粉末,有鱼腥味,具吸湿性。易溶于水、碱液、甲醇和乙醇,难溶于丙酮、乙醚和苯,不溶于三氯甲烷。pH 5.5-9.5(50g/L,H2O),熔点:197-212°C(lit.)折射率:-32 ° (C=1, H2O)水溶解性:2500 g/L (20 ºC),比旋光 [α]20/D-31.5±1.5º(c=1,H2O),常温,对环境无危害。
含量分析FCC法准确称取试样约1.0g,溶于盛于一250ml烧瓶中的水中。称重时应尽量避免吸潮。用1.0mol/L盐酸滴定至电位滴定终点。同时进行一空白滴定并作必要校正。每ml1.0mol/L盐酸相当于C7H15NO3161.2mg。GB法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冰乙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一滴,用高氯酸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纯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含量(%)={(V1-V2)?c1×0.162/m1(1-X2)}×100式中V1一一滴定试验溶液所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1一一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1一——试样的质量,g;X2一一样品中水分的百分含量,%;0.1612一一与1.00ml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O4)=1.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左旋肉碱的质量。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差值不大于0.3%。
制备方法1.提取法。天然存在于各种肉类和乳类中,因此可以从含L-肉碱的牛肉和牛乳中直接提取。文献报道,从450g牛肉浸膏中可提取得到0.6g结晶肉碱,从56kg牛乳中可提取含2%L-肉碱的乳糖粉末100g。然而提取法成本较好,在经济上不太合理。2.微生物发酵法。研究表明,许多微生物中也存在L-肉碱,利用酵母、曲霉、青霉、根霉等微生物液体深层培养或固体发酵,可以积累L-肉碱。但由于菌种的筛选工作比较复杂,目前的发酵水平还比较低。据报道,以2%DL-肉碱为原料,25℃发酵44h,积累L-肉碱0.4%。3.合成法。在国外1953年就有DL-肉碱合成的专利报道,20世纪60年代已经有工业化生产。国内1982年也有作为胃药的生产和应用。直接从DL-肉碱出发,用樟脑酸、N-乙酰-D-谷氨酸或乙苯酰-L-(+)酒石酸为拆分剂,进行化学拆分获取L-肉碱。但D-肉碱消旋比较困难,不能回收,工业化生产尚需突破性进展。4.酶法转化。这是研究最多、也最后前途的方法。可以利用微生物来源的酶进行选择性水解拆分。如中山清等用假单孢菌等微生物的酰胺酶选择性水解DL-肉碱酰胺或肉碱腈,可制得光学纯度99%以上的L-肉碱。此外,还可以通过β-脱氢肉碱的酶法转化、反式巴豆甜菜碱的酶法水解和γ-丁基甜菜碱的酶法羟化等方法制备L-肉碱。
产品信息 [重量] 25g [颜色] 白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非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