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原胶是以5分子糖为一单元,由与此相同的单元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多糖物质。每一单元由2分子葡萄糖、2分子甘露糖和1分子葡萄糖醛酸组成。其主链由β-葡萄糖通过1,4-糖苷键相连而成的2分子葡萄糖为单元,其结构与纤维素结构相同,相间在葡萄糖的C3上连有2分子甘露糖和1分子葡萄糖醛酸构成侧链。在侧链上有丙酮酸及羧酸侧基。因其侧链含酸性基团,在水溶液中呈多聚阴离子,构成黄原胶的三级立体结构:带阴离子的侧链缠绕主链形成螺旋结构,分子间靠氢键形成双股螺旋,而双股螺旋结构间又是靠微弱的非共价键维系,形成规则的“超级接合带状的螺旋聚合体”。
黄原胶中文名称:黄原胶英文名称:Gum xanthan别名:黄胶分子式: C8H14Cl2N2O2分子量: 241.11496CAS编号:11138-66-2
质检信息质检项目 指标值干燥失量,% ≤15灰分,% 5.5~16.0砷(As),% ≤0.0003重金属,% ≤0.002
产品用途黄原胶用作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非食品和化妆品用稳定剂和乳化剂。
化学性质黄原胶又称黄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为乳白色粉末,无气味,具吸湿性。天然品来源于黄单胞菌。易溶于水,在低浓度时经搅拌即成粘稠溶液,水溶液为高假塑体,不溶于乙醇、异丙醇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常温,对环境无危害。1.典型的流变特性随着剪切速率增加,因胶状网络遭到破坏,导致黏度降低,胶液变稀,但一旦剪切力消失,黏度又可恢复,因而使它具有良好的泵送和加工性能。利用这种特性在需要添加增稠剂的液体中加入黄原胶,不仅液体在输送过程中容易流动,而且静止后又能恢复到所需要的黏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饮料行业。2.低浓度时的高黏性含2%~3%黄原胶的液体,其黏度高达3~7Pa·s。它的高黏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同时又给生产上的后处理带来麻烦。0.1%NaCl等单价盐和Ca、Mg等二价盐,可使0.3%以下的低胶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却能提高较高浓度胶液的黏度。3.耐热性黄原胶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98~90℃)黏度几乎无变化。其即使在130℃的高温下保持30min后冷却,溶液的黏度也无明显变化。在经多次冷冻-融化循环后,胶液的黏度并不发生改变。有盐存在时,其溶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高温条件下若添加少量电解质如0.5%NaCl,可稳定胶液的黏度。4.耐酸、碱性黄原胶水溶液的黏度几乎与pH无关。这一独特性质是其他增稠剂如羧甲基纤维素(CMC)等所不具备的。如胶水溶液中无机酸浓度太高,胶液就不稳定;在高温下会发生酸对多糖的水解,因而引起胶液黏度下降。含NaOH含量大于12%,可使黄原胶发生胶凝甚至沉淀,碳酸钠浓度超过5%,也会引起胶凝。5.抗酶解黄原胶骨架由于侧链的屏蔽效应,因此有不被酶水解的奇特能力。6.相容性黄原胶可与绝大部分的常用食品增稠剂溶液溶混,特别是与藻酸盐类、淀粉、卡拉胶、角豆胶溶混后,溶液的黏度以叠加的形式增加。在有多种盐存在的水溶液中,其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但高价金属离子,高pH会使其变得不稳定,加入络合剂就能防止不相容的发生。7.溶解性黄原胶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酮等极性溶剂。在非常广的温度、pH和盐浓度范围内,其很容易溶解于水中,其水溶液可在室温下配制,搅动时应尽可能减少空气混入。如果将黄原胶预先与一些干物质如盐、糖、味精等混匀,然后用少量水湿润,最后加水搅拌,这样配制出的胶液其性能更好。其可以溶解在许多有机酸溶液中,而且性能稳定。8.分散性1%的黄原胶溶液其承托力为5N/m2,是食品添加剂中优良的悬浮剂和乳化稳定剂。9.保水性黄原胶对食品具有良好的保水、保鲜作用。
鉴别试验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OT-42)。凝胶形成试验取水300ml,置于400ml烧杯内,预热至80℃,在剧烈的机械搅拌下,加入试样1.5g和粉状角豆菜胶1.5g。搅拌至形成溶液后,再继续搅拌30min。在搅拌过程中,水温不得低于60℃停止搅拌,在室温下冷却2h以上。当温度低于40℃时,应形成坚硬的橡胶状凝胶,但若仅用试样而不加角豆菜胶以相同方法配制成的1%对照液,则不会形成这样的凝胶。
制备方法将含有1%~5%的葡萄糖和无机盐的培养基调整至pH值为6.0~7.0,加入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接种体,培养50~100h,得到4~12Pa?s的高粘度液体。杀菌后,加入异丙醇或乙醇使其沉淀,再用异丙醇或乙醇精制后干燥、粉碎而得。
产品信息 [重量] 100g [颜色] 白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非危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