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A是用于氧合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的特定形式。它能吸收紫外线和橙红光波长的大部分能量。它也反映出绿色或黄色的光,因此有助于大多数植物呈现出绿色。这种光合色素对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和原绿藻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是必需的,因为它在电子传递链中作为主要的电子供体。
叶绿素 A中文名称:叶绿素 A英文名称:Chlorophyll a
分子式: C55H72MgN4O5分子量: 893.49CAS编号:479-61-8
质检信息质检项目 指标值含量,% ≥85.0Psa: 104.25Logp: 9.9545
产品用途叶绿素A用作生命科学;染色。食用绿色色素。用于糕点、饮料、利口酒等。实际上常直接使用植物的叶或干燥粉末。例如,茶末、艾蒿、菠菜、小球藻等。添加于胶姆糖可消除口臭。
化学性质叶绿素 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包含在浮游植物的多种色素中的重要色素,为蓝黑色蜡状粉末,对空气和光敏感。λmax:(乙醚)660、613、577、531、498、429、409nm。易溶于乙醚、乙醇、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苯,微溶于冷甲醇,几乎不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其醇溶液为蓝绿色并显深红色荧光,沸点:1032.1ºC at 760mmHg,闪点:578ºC,蒸汽压:0mmHg at 25°C,比旋光 [α]20/D-262º(Acetone),冷藏品-2-8℃,对环境无危害。其分子结构由四个吡咯环形成卟啉环,中央结合镁原子,在酸性环境中可被置换为去镁叶绿素或与铜、锌结合形成稳定色素。
测定方法荧光分光光度法以丙酮提取色素,进行荧光测定,根据提取液酸化前后的荧光值,计算叶绿素a及脱镁色素的含量。此法需要的样品量少,灵敏度高,可排除脱镁色素的干扰。叶绿素a与脱镁色素比值,可衡量浮游植物生理状态的优劣。
制备方法高纯度叶绿素a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取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期的钝顶螺旋藻藻液1L,离心分离藻体,弃去上清液,沉淀富集在1个离心管中,然后用50mL乙醇萃取三次,萃取液合并。萃取液中加入适量石油醚(60~90℃),加水至分相,含色素的石油醚相用水洗涤两次。在层析柱中填充100-200目中性氧化铝,先用含0.3%乙醇的石油醚溶液润湿氧化铝柱,然后上样,再采用0.3%、10%的乙醇-石油醚混合溶剂梯度冲洗。先冲出的是橙黄色的类胡萝卜素,后冲出的是蓝绿色的叶绿素。旋蒸回收溶剂,获得墨绿色的叶绿素a沉淀。大多以植物(如菠菜等)或干燥的蚕砂为原料提取叶绿素。例如从蚕砂提取叶绿素可采用下述方法。有机溶剂提取:取洁净的蚕砂,用70%以上工业乙醇调成浆状,过滤出暗绿色溶液,再晾干而得。另一种操作是将45份石油醚、15份甲醇、4份苯混合,与洁净的蚕砂混合调浆,过滤,滤液用水洗4次。在有机提取液中加少量硫酸钠除去残留水分,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后即得叶绿素。物理法分离:将0.4mol/L稀蔗糖液和0.06mol/L磷酸钾稀溶液(pH为6-7)按1:1混合成缓冲介质。每2kg蚕砂加1L左右缓冲介质,混合均匀,用多层砂布滤出绿色的悬液,放入低温离心机离心5-10min,以水洗涤沉淀,再离心一次得叶绿素沉淀物。叶绿素用草酸处理,可得无镁的脱镁叶绿素,再引入镁转回成叶绿素。用强酸除去植醇和镁则得脱镁叶绿酸,植醇也可重新引入。水解则除去植醇和甲醇,得叶绿酸。大多以植物(如菠菜等)或干燥的蚕砂为原料提取叶绿素。例如从蚕砂提取叶绿素可采用下述方法。有机溶剂提取:取洁净的蚕砂,用70%以上工业乙醇调成浆状,过滤出暗绿色溶液,再晾干而得。另一种操作是将45份石油醚、15份甲醇、4份苯混合,与洁净的蚕砂混合调浆,过滤,滤液用水洗4次。在有机提取液中加少量硫酸钠除去残留水分,过滤,滤液回收溶剂后即得叶绿素。物理法分离:将0.4mol/L稀蔗糖液和0.06mol/L磷酸钾稀溶液(pH为6-7)按1:1混合成缓冲介质。每2kg蚕砂加1L左右缓冲介质,混合均匀,用多层砂布滤出绿色的悬液,放入低温离心机离心5-10min,以水洗涤沉淀,再离心一次得叶绿素沉淀物。叶绿素用草酸处理,可得无镁的脱镁叶绿素,再引入镁转回成叶绿素。用强酸除去植醇和镁则得脱镁叶绿酸,植醇也可重新引入。水解则除去植醇和甲醇,得叶绿酸。
产品信息 [重量] 5g [颜色] 蓝色 危险性类别 [危险性类别] 非危化品